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糧食產后水分普遍高于安全水分(14%),不利于保管、儲藏,采用自然降水,不但費時、費力、占場地,而且還難以達到目的理想效果。因此許多糧食庫都采用人工降水。
按糧食干燥的方法,可將烘干機分為;對流熱力烘干機、傳導干燥烘干機、輻射烘干機以及高頻電場烘干機等。其中,傳導干燥烘干機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被糧食企業普遍采用。這種烘干機也稱蒸汽鍋爐、儲糧倉、預熱塔、烘干塔、冷卻塔及各種輸送設備組成。其優點是:降水量大,一次可降水分10%-15%,生產量大,自動化程度高。其缺點是成本高、燃料消耗大、維修不方便。
該烘干機作原理是:
這種干燥方法,蒸汽不直接與糧食接觸,只是通過金屬管道,糧食在管道外流動吸收熱量,受熱后糧食溫度升高,使其內部水分轉移,由表面汽化、汽化出水分由干燥介質帶走,從而降低糧食水分。
根據其工作原理,降耗辦法如下:
1、改進干燥介質。對糧食干燥時,能夠與水蒸汽混合并將其帶走的物質稱為干燥介質。根據干燥介質的定義可知,如果干燥介質能夠較大限度地將干燥過程中的糧食受熱;并把不斷汽化的水蒸汽帶走,那么糧食就得以干燥。而這取決于干燥介質對水蒸汽的包容量,即空氣的^濕度。不同溫度空氣的^濕度不同,在一定溫度下,濕空氣容納水蒸汽的數量有一定限度,當大氣中容納水蒸汽的數量與空氣中水蒸汽凝結為水的數量達到動態平衡時,其容納水蒸汽的數量達到上限,這時的空氣稱為飽和空氣,它的^濕度稱為^飽和濕度。同種空氣在不同濕度時飽和濕度值不同,如20℃的飽和濕度值為17.2g/m3,34℃時則為37.3 g/m3。可見,飽和濕度值越大,干燥能力就越強。
傳統的蒸汽烘干機,煙道氣經過預熱塔之后就放入大汽中,不但污染環境,而且浪費了熱能。為了提高熱能利用效果,可直接采用煙道氣作干燥介質。具體的改造辦法是將煙道氣經預熱后由煙箱直接導入加熱塔。這樣就可在不增加熱源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干燥介質的溫度。應該注意的是在生產時應注意爐氣的溫度,如果溫度過高會影響糧食的品質,一般情況下干燥介質的溫度應控制在80℃-130℃之間。
2、采用烘干-通風干燥法。傳統的干燥方法中通常將糧食干燥到含水率14%-15%,然后進行冷卻貯藏。而烘干-通風干燥法則首先對糧食進行高溫干燥。使其水分降至18%,然后將該水分的糧食送入倉內緩蘇5-7小時,使糧粒內部和表面之間的溫度和水分趨向平衡,然后對其進行慢速通風,風量為25m3一50 m3/h,通風時間約8小時,使糧食的溫度與大氣溫度相同,通常進入倉內的糧食溫度越高,除去水分越多(約4%左右)。該方法的優點為:(1)提高烘干量。因水分降到18%而非14%;(2)減少能耗。因為糧食在設備內降水率低;在進行緩蘇過程中,慢速通風時,利用糧食本身所積蓄的熱能進一步降水。(3)保證糧食品質。因為烘后糧食直接冷卻往往造成糧粒爆腰,而采用此法則可降低爆腰率、破碎率;(4)采用此方法可使烘干費用降低13%左右。